欢迎您光临台州市黄岩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5-01-09 来源:办公室
加强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监督,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人大监督工作、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地方人大的一项重要职责。近年来,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创建“四位一体”工作机制,运用数字化手段,搭平台、建机制、促履职、助发展,以特色鲜明的财经综合监督新范式,盯牢政府“账本子”,管好人民“钱袋子”。
扎紧“制度网”
当记者走进位于黄岩区永宁公园南广场的“永宁幸福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满眼“技术流”。据了解,“永宁幸福中心”作为本地一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依托由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美术学院组成的顶尖专业力量,成为全国首家集心理学科普宣教及心理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
在黄岩,目前像这样的财政投资项目有89个,涉及总投资额800.28亿元。项目的推进,离不开人大的监督推动。
哪些算政府重大投资项目?2022年6月,黄岩区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的规定,对此予以明确:将总投资5000万元以上(交通工程、城市建设项目为1亿元以上)的财政投资项目全覆盖式纳入人大监督。
值得一提的是,依托“回音必”数字应用场景,黄岩区人大将投资额虽不到5000万元,但群众呼声较大的重大民生项目也纳入人大监督计划,使政府决策与民生需求对接更精准。废弃矿山治理、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等一大批群众操心事、烦心事和揪心事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
此外,规定还对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资金范围、监督方式、部门职责等作了规定。
如果说这份规定是标准化“行动指南”,黄岩区人大出台的多项配套政策则为一体推进监督添加了动力。
“经过梳理,我们发现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数量多、金额大,建设周期长、控制环节多,代表建议意见还不够精准,人大监督的深度和系统性不强。”黄岩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主任王忠华说,针对这些痛点,黄岩区人大建立并完善“常委会监督项目、各工委联系条线项目、联络站联系所在区域项目、代表直接领衔联系项目”四大工作机制,实现网格化、清单式管理。
结合新要求,黄岩区人大研究出台关于代表联络站联系监督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的意见(试行),每年印发政府(国企)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工作方案、区政府性投资重大实施类项目联系代表安排,形成区乡联动协同监督。通过扎紧织密“制度网”,构建起任务清晰、各负其责、协同高效的监督格局。
用好“智慧脑”
2024年3月,省人大财经委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应用场景建设经验交流会上,黄岩区人大介绍了自主打造的智慧“法宝”——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人大“e监督”应用场景。该应用被列入省人大财经数智应用省级示范·市县典型应用场景板块。
近年来,黄岩区人大打造并持续迭代升级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人大“e监督”应用场景,梳理数据需求9项,设定5大监督环节核心指标23项,贯通发改项目数据、财政资金数据、住建智慧工地数据、项目地图数据、项目用户数据等5大类,并嵌入项目“智警”“智理”“智评”功能。
“这大大破解了项目监督建议意见不够精准专业的问题。”王忠华说。比如数据算法“智警”,系统会针对项目建设异常的情况自动发送预警信息和催办单;再如AI意见“智理”,借助AI对代表意见进行智能初筛,分析整合相似意见,提高监督整改效率;还有五维项目“智评”,系统形成项目审批、绩效评估、工程进度、资金管理、绩效评价等“五维一体”项目画像,以实现监督的跃升提质。
数字驾驶舱和浙政钉手机端的“双管齐下”让监督路径更清晰,功能更丰富。其中,通过“一图、两台、三全景、四场景、五核心”为模型的数字驾驶舱,实现从项目到建议再到最终完成的全覆盖。
在用户体系建设方面,“e监督”应用场景构建了以区乡两级人大、代表、咨询专家和部门组成的四大核心力量。
据统计,自建立以来,政府重大投资项目人大“e监督”应用场景监督项目覆盖121个,代表线上参与2.8万余次、收集意见建议6680余条、意见办结数2300余条,推动33个项目顺利竣工,项目满意率高达97.34%,取得了良好成效。
监督“长出牙”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的合同工期是5年。但从2013年至2023年11月,整整10年的时间,工程仅完成主体大楼的建设,后期甚至处在停工的状态,老百姓对此反映强烈。
对于一些全局性、长远性、根本性的重大项目,要增强监督的“韧度”,善于打“持久战”。通过“e监督”应用场景,人大代表陆续提出意见建议,呼吁相关政府部门引起重视。13位代表的59条意见分别被推送给相关部门单位,并要求限期答复。
在区人大与区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项目重新开工,预计2024年底将完成项目的整体建设工作。
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迁建项目,是黄岩区人大监督“长出牙”的一个缩影。“我们在监督机制上,从‘程序性、流程性监督’向数智‘智能化、标准化监督’转变,以此提升监督的刚性。”王忠华说。
近年来,黄岩区人大通过抓实三个“回头看”,形成监督的全闭环,使人大监督作用发挥从“纸面”落实到“地面”。
“回头看”政府效能。每季度听取区政府关于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计划执行和项目进展情况的报告,在审议意见、建议交办6个月后,对审议意见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2024年以来,已开展12个议题的审议意见落实情况监督,坚决做到审议意见不落实不过关、突出问题不解决不罢手。
“回头看”项目成效。以“e监督”平台评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展示项目详情,智能化执行数据分析,算法归集项目全生命周期评价。2023年以来,已委托第三方评价机构对10个项目开展绩效再评价。
“回头看”群众反响。科学设置评价指标,打造“支持度评测—阶段性评测—满意度评测”全流程精准评价场景,实现数字化评价生态服务体系。
黄岩区人大通过“线上、线下+事前、事中、事后”同步推进政府重大投资项目监督,促使政府投资决策更加科学、部门履职尽责更加到位,项目建设管理更加规范、资金使用更加明显、代表履职监督更加精准,群众参与监督更加广泛。
“充满‘智慧’的监督方式打通了全链路人大监督协同体系,展现监督刚性,有力提升了人大履职监督的引领力、内驱力和变革力。”对于人大监督政府重大投资项目这项工作,黄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王跃军表示,将继续在瞄准“监督点”的同时,延长“监督线”、扩大“监督面”,真正确保人大监督与党委中心工作同向,与政府经济工作同调,与人民群众意愿同步。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0555130hehrwiqdf.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