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台州市黄岩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发布时间:2025-01-22 来源:区人大办
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2024年10月25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根据2024年工作要点,10月份区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区政府关于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书面审议区政府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报告及教育、卫健系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子报告、黄岩国投集团关于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的子报告。财经工委会同财经委组织调研组,在郭海斌副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专题调研,重点对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市区联动,同题共答同向发力
一是迅速部署。根据《台州市本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情况专项监督工作方案》(下称《方案》)要求,迅速参与市人大预算工委开展的联动监督,召集相关部门对接部署,主要围绕已交付使用未办理竣工决算资产、以租代购资产、粮食储备资产、教育卫健系统资产、储备土地资金及资产、竞配建资产、统一管理资产(由区机关事务中心统一管理的资产)、临时工作机构资产等八个方面重点,开展部门自查,统一口径标准,明确相关要求。二是加强联动。充分运用《浙江省人大预算工作规则》,强化与审计部门贯通协同,与市人大预算工委、区审计局、区财政局、区教育局等单位实地走访院桥镇东小学、平田中学、上郑小学等6所学校和北洋镇卫生院等3所医院及乡镇街道卫生院,召开座谈会和开展联络站监督活动7次,专题听取区财政局、区教育局、区卫健局、机关事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工作汇报,充分听取各方意见建议。三是同题共答。按照市区两级人大“同题共答”的监督模式,融合“人大与部门”的联合力量,遵循“识别问题—剖析根源—制定方案—提炼升华”四阶段工作方法,聚焦八个方面重点,要求各部门根据市人大预算工委设计的涵盖资产特性的13份专项报表,进行深入的自我排查与评估,力求收集到第一手调研资料与数据,为后续决策提供可靠基础和依据。
在积极谋划、精心组织、有序推进下,与审计局结合近年来的相关审计报告,系统梳理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领域的问题与短板,查找难点与痛点,以促进全面整改与长效管理。财政、教育、卫健、机关事务中心等部门认真查摆资产管理问题和不足,主动盘活资产。
二、我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本情况
从2019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工作首次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以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持续加强对国有资产的管理,积极推动资产的盘活利用和保值增值,管理制度更加健全。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从2019年的66.13亿元到2023年增至247.27亿元,增长了274%,主要是公共基础设施共补入账163.68亿元;净资产从2019年的51.46亿元到2023年增至232.63亿元,增长了352%。具体情况如下:
(一)行政事业性资产总体情况。
1.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截止2023年底,我区行政事业单位共252个,其中:行政单位68个,事业单位184个(含教育系统81个,卫健系统24个)。实有在职人数12818人,其中:行政2256人,事业8388人(含教育系统4378人,卫健系统1479人),其他人员2174人。
表1 2019、2023年度行政事业单位基本情况对比表 | ||||
2019年 | 2023年 | |||
单位数(个) | 人数(人) | 单位数(个) | 人数(人) | |
行政单位 | 71 | 2274 | 68 | 2256 |
事业单位 | 173 | 5126 | 184 | 8388 |
其中:教育 | 75 | 4047 | 81 | 4378 |
卫健 | 10 | 1079 | 24 | 1479 |
其他人员 | / | 2425 | / | 2174 |
合计 | 244 | 9825 | 252 | 12818 |
注:卫健系统增加14家原因是新增了乡镇卫生院。其他人员为临时人员。
2.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截至2023年底,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247.27亿元(比2022年250.22亿元减少2.95亿元,主要是黄岩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根据黄岩区人民政府第15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将嘉乐苑小区、梅园新村房产转让给黄岩区宁居住房服务有限公司,资产总金额3.6亿元;黄岩区园林绿化养护事务中心根据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政府第33次常务会议纪要精神,将九峰景区资产无偿划拨给黄岩旅游集团,资产总额0.14亿元。),负债总额14.64亿元,净资产232.63亿元。资产总收益达5.28亿元,主要是资产处置收益5.19亿元。
从资产构成来看,流动资产21.13亿元,非流动资产226.14亿元,主要集中在公共基础设施163.68亿元,在建工程33.7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24.61亿元,三者占全部资产的89.77%。
表2 2019、2023年度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对比表(单位:亿元) | |||
2019年 | 2023年 | 增长率% | |
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 | 66.13 | 247.27 | 274 |
其中:流动资产 | 20.65 | 21.13 | 2.3 |
非流动资产 | 45.47 | 226.14 | 397 |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 23.62 | 24.61 | 4.2 |
无形资产净值 | 1.01 | 1.58 | 56.4 |
长期投资 | 0.95 | 2.03 | 113 |
在建工程 | 18.44 | 33.72 | 82.8 |
公共基础设施 | / | 163.68 | / |
负债总额 | 14.67 | 14.64 | -0.2 |
净资产 | 51.46 | 232.63 | 352 |
截至2023年底,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情况,全区共有各类房产面积约213.61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约371.54万平方米,出租面积4.49万平方米,闲置2.61万平方米。按固定资产种类来看,通用设备27.52万个(台/辆),账面净值7.73亿元,其中车辆783辆,账面净值0.38亿元;单价100万(含)以上设备620(台),账面净值2.81亿元;文物和陈列品1434个(件),账面净值233.15万元;图书档案304.38万本(册),账面净值0.46亿元;家具、用具、装具等34.06万个(套),账面净值0.79亿元。
3.教育、卫健系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一是教育系统资产情况。截至2023年底,教育系统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总额29.15亿元,负债总额3.51亿元,净资产25.64亿元。总资产中,流动资产3.97亿元,非流动资产25.1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8.15亿元,占总资产的28.0%;在建工程16.29亿元,占55.9%;无形资产净值0.73亿元,占2.5%;其他流动资产0.005亿元,占0.02%)。二是卫健系统资产情况。资产总额11.09亿元,负债总额2.78亿元,净资产8.31亿元。总资产中,流动资产5.11亿元,非流动资产5.98亿元(其中:固定资产净值2.92亿元,占总资产的26.3%;在建工程2.99亿元,占27.0%;无形资产净值0.07亿元,占0.6%)。
表3 2023年度教育、卫健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情况表( 单位:亿元) | ||
教育系统 | 卫健系统 | |
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额 | 29.15 | 11.09 |
其中:流动资产 | 3.97 | 5.11 |
非流动资产 | 25.18 | 5.98 |
其中:固定资产净值 | 8.15 | 2.92 |
在建工程 | 16.29 | 2.99 |
无形资产净值 | 0.73 | 0.07 |
其他流动资产 | 0.005 | 0 |
负债总额 | 3.51 | 2.78 |
净资产 | 25.64 | 8.31 |
近年来,区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持续优化资产处置和配置。一是职责分工更加清晰。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形成区政府对国有资产监管负总责,区财政局国资管理部门负责综合管理,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监督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具体管理,同时明确在专业资产方面,保障性住房由区建设局负责监管,公共基础设施、政府储备物资分别由相关单位负责监管,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职责更加明晰。二是制度体系更加完善。连续制定并颁布了一系列重要文件,包括《黄岩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综合规范》、《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损失赔偿的暂行处理办法》、《黄岩区国有房产精细化管理实施细则》及《国有房产统一管理与运作实施办法》等,同时辅以《关于进一步强化和优化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通知》,通过构建一个系统性的管理框架并创新建立国有资产监管联席会议制度,促进了多部门间的协同合作,构建资产配置、日常使用,以及最终处置的程序闭环,实现国有资产规范管理。三是数字赋能更加有效。完成“资产共享云3.0”系统迭代升级,完善国有资产登记、入账制度,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预算管理一体化,依托预算一体化系统,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做好资产年报数据审核分析。严格年报数据审核流程,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年报数据与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行业主管部门报表等多维度数据源的比对,增强数据的一致性、准确性和完整性。四是继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权证办理。截止2023年末,全区行政事业单位已累计办理了149处历史遗留问题房产权属登记,建筑面积80.05万平方米;参照行事单位历史遗留权证办理方式,区属国企及其下属企业已累计办理了446处历史遗留问题房产权属登记,建筑面积7.37万平方米。
三、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一)持续夯实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基础。
1.资产管理意识方面。一些单位对国有资产管理仍然不够重视,“重资金、轻资产”“重增量、轻存量”“重购置、轻管理”“重建设、轻使用”现象依然存在;有的行业主管部门缺乏责任意识,主动性、积极性不强;过紧日子的思想不够到位,资产购置、使用、处置较为随意,造成财政资金浪费。
建议:区政府要强化国有资产管理统筹,完善体制与机制,构建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管理体系,推动实现全口径、全过程和全覆盖管理。财政部门与各部门单位需提高认识,明确职责,融合资产与资金管理,注重实物与价值并重,进一步完善涵盖资产配置、调剂、使用、处置等环节的全周期管理制度,加强内部控制、监管和绩效管理,提高全周期管理效能。把国有资产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常态化管理轨道,有效发挥国有资产的使用价值。
2.资产底数方面。资产会计信息质量不高,一些单位存在资产卡片不健全、登记不准确,资产处置变更时销账手续办理不及时等问题,存在账账不符、账表不符、账实不符现象;房产权属不清,一些行政事业性房产因建设年代久远、资料不全、产权划分不明晰等多种因素,导致产权证无法办理。有关资料显示,教育系统还有220处不动产未办理产权登记。校网调整后,11所公办学校的12宗土地、20处校舍闲置,其中9宗土地、15处校舍被乡镇(街道)、村集体借用、占用。
建议:全面清查盘点资产现状,落实定期资产盘点对账与移接交制度,强化资产卡片动态管理,确保往来款项及时核对结算,定期清收应收款项,确保账实一致,保障资产报告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单位变动调整时,要及时办理资产划转与交接,更新资产信息。加快解决教育系统房地产权证办理的历史遗留问题,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研究解决措施,推进产权登记工作。加强资产管理人员、财务人员的培训,提升管理规范化水平,避免管理人员变更造成底数不清、账实不符等情况。
(二)全面加强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盘活利用。
1.关于新建小区配套用房盘活问题。本次调研了解到,目前我区有20个新建住宅小区配套建设的居家养老服务用房未投入使用。其中,有3个闲置、13个空置、4个改作他用。同时,西城拆迁区块配套建设的幼儿园用房较为集中,目前幼儿园学位空余较多。
建议:全面摸清行政事业单位各类低效、闲置资产,进一步摸清资产底数,发挥新建住宅小区配套用房的作用,特别是在幼小教育、居家养老用房两个方面,探索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筹使用有效途径,处理好合规和盘活的关系。
2.关于公物仓作用发挥问题。目前我区暂未出台公物仓管理办法,尽管机关事务中心已启用线上线下公物仓,但有些部门对于公物仓的资产调剂意愿明显不如新购资产,导致一边公物仓资产闲置,同类资产采购仍然继续的现象,在财政收支紧平衡情况下,未能有效发挥公物仓作用。
建议:结合我区实际,加快出台公物仓的相关管理办法,为公物仓发挥效能提供政策指引。财政与机关事务中心需强化协同,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待盘活资产信息,完善信息发布机制,确立低效、闲置资产入仓标准,明确公物仓调剂规则、对象及流程,扩大公物仓容量,提升资产周转率和使用效率。
(三)有效提升资产规范化管理水平。
1.关于已交付使用未办理竣工决算资产管理问题。部分政府性项目虽已竣工交付使用,却因项目单位不够重视、原始资料缺失等原因,竣工财务决算办理不够及时。如截至2024年4月,教育系统有22个新建、改扩建校舍项目已竣工验收并正常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竣工财务决算,未结转为固定资产,涉及计划总投资额18.60亿元。
建议:按照《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条例》和相关职责规定,全面梳理已交付使用但未办理综合验收、未办理财务决算和产权证的政府性投资项目清单,形成责任清单,推动限期整改办理。
2.关于资产处置问题。调研发现,资产报废核销环节有待规范。部分单位由于对固定资产缺乏日常管理,对资产报废年限、核销处理不甚了解,导致很多已到报废年限可以核销的资产没有及时核销,产生较多管理费用和资金占用。尤其是卫健系统一些设备报废流程复杂,有些设备还需经过专业化的处置后才可报废,报废难问题突出。
建议:进一步优化资产处置流程,制定一套详尽且操作性强的资产报废核销流程与标准,清晰界定从资产识别、评估、审批到最终报废核销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每一步都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同时,明确各部门在资产报废核销中的职责和权限,确保报废核销工作的合理合规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