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台州市黄岩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代表工作 > 代表工作

【代表风采—共富路上带头人】吴宝英:找出路谋发展打造共富“金钥匙”

发布时间:2022-08-31 来源:区人大办

在金带路与复元东路交汇处,一个全新的商业综合体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等天荟广场建成后,从此村民们家门口就有商场,生活就更方便了。”浙江省人大代表,黄岩区西城街道东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吴宝英一边看着眼前拔地而起的商场,一边憧憬着未来东路村的繁华图景。多年来,吴宝英将人大代表的职责与为民情怀深深根植于村庄建设之中,充分发挥带头人作用,和乡亲们一起努力实现他们的“强村梦”。


破旧“城中村”变成城市住宅

当年的东路村,由于村庄缺乏整体规划,村庄环境凌乱,当时村里有很多模具加工小作坊,生产过程中总有噪声扰民,邻里之间矛盾不断,这让吴宝英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作为基层干部,更作为人大代表,我觉得我应该为村里改变些什么。”她带着代表的使命,开始时常奔走在全村的各个角落,深入调研了解村情,走村串户收集民意。随着调研越来越深入,她的想法也愈发清晰,东路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实际上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要彻底解决脏乱差问题,带领村民共同富裕,村庄改造是必经之路。

适逢2017年黄岩区吹响“城村双改”号角,东路村老区剩余区域被列入改造范围。当时,很大一部分村民不同意拆迁,一方面是有些村民担心自家的小作坊拆了会影响收入,另一方面,该区块刚刚完成了消防改造,不少村民家里进行了装修,一旦拆迁,这部分钱就打水漂了。“当时的阻力相当大,但拆的是利益,面对的是老百姓,问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吴宝英回忆道。在征收过程中,她时刻牢记自己作为人大代表肩负的责任,积极向政府献言献策,在政策法规范围内为村民争取最大利益。她还运用代表在拆迁宣传、协调方面的优势,耐心细致做好调解工作,把可能出现升级的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甚至还借此次拆迁化解了几起沉积多年的家庭纷争。渐渐地,吴宝英用自己的行动和温情服务融化了涉拆村民内心的坚冰,原本不大愿意拆迁的村民最后也同意了。

正是在吴宝英和村干部的拼劲下,仅用30天就完成了204户的拆迁协议签订,11天完成300多间房屋、近17万平方米面积的拆除,3个月完成所有腾房工作,展现了惊人的东路速度和东路力度。


唤醒“沉睡资产”带动村民致富

东路村的改造工作刚刚结束,吴宝英又开始将目光聚集在村集体经济上,“如何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是摆在我们村两委面前的头等大事,不能让大家之前做的努力都付诸东流!”

吴宝英将多年来在人大调研视察活动中的思考和学到的各地先进发展经验借鉴到东路村的未来构想中,她还联系了几位同为村支书的人大代表,主动向他们“讨教”。在那段时间里,吴宝英每天都在思考致富之道,甚至经常由于想的太入神而导致失眠。最后她想出了一个“金点子”: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利用东路村四面临路的优越位置,发展租赁产业,带动村民们富起来。带着这样的想法,她在村里的“房子上”做起了文章。

她组织召开村两委会议,主张盘活村集体用地,用好村集体大楼,“我们村区位条件这么好,村集体资产空着太可惜了,不如好好包装,找个‘婆家’。”吴宝英胸有成竹地诉说着心中的发展蓝图,成功说服了村干部,村两委纷纷投下了赞成票。村干部汪福禄更是被吴宝英深深打动,他主动请缨用自己的企业向银行担保,申请到了第一笔贷款,工程终于成功启动了。

如今,村子里沿路可见充满烟火气的店面,村集体大楼里商铺林立。村集体经济收入从每年300万元到2000万元,实现了超过6倍的增长。100家沿街商铺,一栋菜市场综合楼和和两栋对外出租多年的大楼,成为了让村民年年获益的“铁饭碗”。“1+1+1,我们村的集体经济就像这样滚雪球一样滚起来的。”吴宝英脸上写满了自豪。

“现在我们村民每年年底分红都有6000多元,村里还给我们缴纳了失土农民养老保险,生活在这里,我们感觉很有保障。”村民郑竺林笑着说。


“巾帼领头雁”带领群雁齐飞

“我们东路村的两班子团结可是出了名的”村干部王建勇自豪地说。然而,曾经的东路村两委却不怎么对付,常常在联席会议上自说自话,无法统一意见,导致很多工作停滞不前。

作为一名已有17年工作经验的“老”村干部,说起两班子的变化,吴宝英深有体会:“班子不团结,怎么能有发展,所以我上任后,就想着把当初的局面给扭转过来。”

自担任村支书以来,她始终把村两委班子建设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她向两委提出了“三不”要求: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更不能搞一言堂。

吴宝英经常对村两班子讲:“村里的大事要有商有量,大家要以理服人,不能拿情绪说话。村干部是村里的主心骨,我们班子一定要和合一心,决不当发展的绊脚石”。

在吴宝英的努力下,两委终于放下了成见,同心谋求发展,凝心聚力,打造了坚强的村级组织战斗堡垒,夯实了村庄发展的基础。在东路村的村办公大楼里,荣誉墙上挂满了奖牌和奖状。

夜晚,东路村办公室灯火通明,村两委正在酝酿村子下一步的发展方向,“百合丰田4S店所在的地块也是属于我们村的,再过两年等合同到期,我们准备重新规划,再建一栋大楼,到那时不但村容村貌会有大改变,而且集体经济的收益会更好”。


尽心尽责为民“代言”

吴宝英的家离村大楼只有30米,每当村里有急事时,她总能第一个赶到现场。“村里的事我要管,村民的事我当然也要尽心尽力。”吴宝英心中始终牢记“人大代表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村里哪两户邻里间有说不合的矛盾,谁家三兄弟有解不开的疙瘩......只要有事,村民们都喜欢找吴宝英来说说理。吴宝英的家仿佛成为了人大联络点,经常会有村民来敲门,在家里聊到深夜也是常有的事。“有事儿就找吴代表”也成了村民们口口相传的话。

2017年,吴宝英当选浙江省第十三届人大代表,“那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我是农民代表,就要让我们农民生活得更好,当好农民的代言人。”吴宝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五年来,为了加快推进乡村发展,提升农民幸福感,吴宝英针对推进乡村治理数字化进程、“双减政策”下的农村教育问题提出了多条建议,一条条建议的落实,充分发挥了人大代表监督推动、桥梁纽带的作用,令吴宝英倍感欣慰。“我们村从过去到现在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扶持,但一些偏远山区群众生活水平仍然不高。”吴宝英正在谋划一条新建议,通过打破地理界限,协同发展,实现基层资源共享、功能互补,让先富村带动后富村,致力实现共同富裕,使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山区群众。

Copy Right(C)版权所有 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浙ICP备11003703号

建议IE8以上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