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台州市黄岩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网站!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媒体关注

倾力保护古城文脉

发布时间:2018-04-24 来源:区人大办

 

黄岩,一座有着千年文化底蕴的古城,历经岁月淘洗,沉淀下数千件珍贵文物。令人扼腕的是,其中部分文物竟因保护不力出现了褪色、霉变。这些年,为给这些文物安个“家”,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就博物馆建设展开了持续监督,倾力保护古城文脉。

  江南六月,骄阳似火。在台州黄岩商业街区南侧的一处建筑工地上,几台挖掘机正在紧张作业。不远处,工人们正在安装、铺设地下管线。

  工人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往来的大型运输车,构成了一幅热火朝天的立体施工图。

  据介绍,,两年之后,这块工地上将会竖起一座集收藏与展示于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而这意味着,经过黄岩区人大代表和人大常委会的不懈努力,终于赢得了实质性进展,8000多件承载着古城根脉的历史文物将告别“蜗居”历史。


数千件文物亟须安家 代表10余年紧盯不放


  黄岩是一座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古城,文物古迹众多,仅馆藏文物就有8003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85件。

  可令人不敢想象的是,这8000多件历史文物竟“蜗居”在一座设施简陋,地面潮湿,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陈旧馆舍内。

  在狭小阴暗的库房里,很多本应放置在展览台上供人参观的珍贵文物,被草草地塞在柜架里,而一些还没来得及定级的文物,则像杂物一样被随意堆放在箱子里。更令人痛心的是,由于条件简陋,部分珍贵文物已受损严重。像1987年从黄岩灵石寺塔出土的一批北宋时期的泥塑彩绘佛像,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就因为保存环境达不到文保所需的温湿度、光照等,致使佛像脸部彩绘和手指贴金均出现褪色、脱落。

  稀世珍宝频频告急,黄岩区人大代表对此忧心忡忡。让珍贵文物早日结束“蜗居”,成了黄岩区众多人大代表的心愿。

  早在1998年召开的黄岩区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就有代表建议尽快落实黄岩博物馆迁建工作,有效抢救、保护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更好地展示千年古城的历史文化沿革。在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每年人代会上,都有代表就此提出议案、建议,要求政府进一步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抓紧兴建新博物馆。可最后,均因资金、土地等因素,新博物馆工程迟迟未能立项开建。

  在2008年3月召开的黄岩区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柯元立等10位区人大代表再次提出《关于要求尽快落实黄岩博物馆迁建工作的建议》。代表们指出,黄岩文物古迹众多,其馆藏文物数量居台州市各县(市、区)级博物馆之首,可其现有博物馆的设施条件、功能设置,均与黄岩区作为一座文化古城的地位极不相称,已远远不能满足文物保护、展览工作的需要。为此,代表们建议区政府及有关部门尽早立项建设一座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新博物馆,妥善保存珍贵文物,彰显黄岩古城的璀璨文化。

  该建议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其他代表和大会主席团成员的高度关注。会后,该建议被确定为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当年的重点督办建议。


督查审议一浪高过一浪 新馆建设始终不见动静


  2008年9月,黄岩区人大常委会组织督查组就该建议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听取了全区各相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可当督查组得知,已时隔半年,黄岩博物馆迁建工作竟依然停留在规划选址方案调研阶段时,督查组成员个个眉头紧锁,表情凝重。

  督查组当即指出,启动新博物馆建设既是展示城市文化积淀的需要,也是保护历史文物、延续城市根脉的需要,希望政府有关部门能真正重视起来,切不可“只打雷不下雨”。

  2008年10月,黄岩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专门听取了区政府关于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会上,关于博物馆迁建工作的落实情况,成了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关注焦点。

  “博物馆迁建工作,代表提了这么多年,今年还作为重点建议进行了交办,可半年多了,竟连规划选址都没有落实,政府也太不重视了。”

  “政府应该有实质性的行动,如果再不抓紧动工建设新博物馆的话,一旦这些‘宝贝’毁在我们这一代人手上,那我们将成为历史罪人!”

  …………

  在代表们的强烈呼吁和黄岩区人大常委会的关注下,博物馆新馆建设引起了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在2009年3月的黄岩区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启动博物馆迁建工作首次写进了政府工作报告。这让当时参加会议的许多人大代表看到了希望。

  但随后,由于新博物馆的选址问题始终无法落实,博物馆迁建工程再次陷入僵局。直至2010年3月黄岩区十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前夕,迁建工作仍不见动静。会议期间,按捺不住的代表们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纷纷质问:“博物馆迁建工作写进政府工作报告长达一年,可至今竟连迁建地址都没选好。政府承诺的事情,哪能光说不做。”


新馆工程一天不上马 人大监督一天不停歇


  人代会结束后,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又组织执法检查组就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矛头直指博物馆新馆建设。

  2010年5月24 日,在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叶秀琴的带领下,检查组来到了区博物馆。当检查组成员推开博物馆大门,走进这幢低矮的两层楼建筑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这哪儿像博物馆啊!简直就是一个库房。房子破旧不堪,‘瓶瓶罐罐’摆得满地都是,几台老式空调算是比较现代的设备了。”显然,眼前这一寒酸的库房,与国家文物保护法要求的馆藏文物库房条件相差甚远。

  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该库房现存的几十件国家一级文物也只能跟其他二三级文物一样,委身在临时库房中。虽然,他们也尽量为其提供恒温、恒湿的环境,但肯定不具备长期保存的条件。为此,他们也一直期待政府能够建设新博物馆,改变现在这种局面。

  检查当天,博物馆工作人员还当场展示了几件文物。其中一件是北宋青瓷熏炉,属国家一级文物,整个器形造型奇特别致,装饰构图严谨,釉色青绿,釉层滋润,光泽如凝脂,炉内壁墨书二周,墨色至今依然鲜亮。在场所有人员看了无不啧啧称奇:“像这样的‘国宝’,至今只能藏在深闺,不能‘重见天日’,真是太可惜了。”

  针对这些问题,检查组向区政府提出了进一步提高文物保护意识,抓紧做好博物馆新馆的选址、立项等工作,确保年内开工,力争两年内建成黄岩博物馆新馆的意见。

  2010年6月,黄岩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专题听取审议了区政府关于文物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会上,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再次提出,“2010年底前,博物馆迁建工程必须开工。如果区政府再没有实质性行动的话,区人大将依法启动专题询问、质询等刚性监督手段。”

  这些意见引起了黄岩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专门成立了新博物馆筹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迁建筹备工作。与此同时,区政府主要领导还多次召开座谈会研究博物馆迁建选址工作,并通过各种途径充分听取民意。

  2010年9月,在综合各方意见的基础上,黄岩区政府终于决定将位于黄岩商业街区黄金地段的一块原规划用于建造星级酒店的土地,用于建造新博物馆。这样一来,困扰博物馆迁建工作的选址问题终于解决了,新博物馆的规划、报批等各项工作也随之有条不紊地有序展开……

  “这个方案不错,能充分体现橘乡特色。”“二号方案最好,造型比较别致,有文化内涵。”2010年10月,在黄岩区政府办公大楼的一楼大厅,新博物馆设计方案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征求意见,吸引了许多机关干部和普通群众驻足观看。


给数千文物安个新家 为千年古城留住根脉


  2010年12月28日,正是寒冬时节,橘乡大地却热流涌动。在黄岩博物馆新馆建设工地上,鼓乐齐鸣、彩带飘扬、气球满天。黄岩区政府终于不负众望,如期举行了博物馆新馆奠基仪式。

  在现场,黄岩区政府有关领导表示,博物馆作为一方水土的历史见证,对于传承黄岩悠久历史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黄岩文化和城市品位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所有参与博物馆新馆建设工作的部门、单位,一定要努力把这项工程建成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人民群众满意的工程。

  2011年3月,就在区人代会召开前夕,曾就博物馆迁建工作提出建议的部分区人大代表,再次踏看了新博物馆施工现场。当代表们亲眼看到现场那一片忙碌的施工景象时,心里那块搁了10多年的石头总算可以落地了。

  曾多次参与博物馆迁建工作监督活动的黄岩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委主任张辉宇欣慰地说,人大监督工作只有选准目标,且持之以恒、坚持到底,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监督成效。

  据介绍,黄岩博物馆新馆由中联杭州程泰宁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程泰宁亲自主笔设计,占地面积11亩,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整个博物馆分展示区、内部管理与工作区、公共区等三大功能区块,总投资约1.2亿元,预计2012年底左右建成。届时,又可为黄岩市民增添一道精神大餐。

  而黄岩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黄明掌则明确表示,虽然新博物馆迁建工程已经上马,但只要它一日没完工,人大监督就一天不会停止。下阶段,区人大常委会还将把历史街区、民居古宅等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工作,纳入常委会监督视线。

http://www.zjrd.net/rdzz/InfoBox/InfoViewSimple.aspx?docid=10997

作者:王 野

Copy Right(C)版权所有 台州市黄岩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 浙ICP备11003703号

建议IE8以上 1024*768分辨率以上浏览本网站